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25节 (第1/2页)
如今已经摆在了眼前,还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事情。 可是不止裴金玉,连代王都没有正面提起。 代王猜测她的心理,可能是完全不屑的,她要做什么,没有那个义务要跟他说明。 而代王自己不愿意提起的原因,则是迟迟下不了决心。 就如上一世差不多,一面是家族,一面是爱情。 代王跟着裴七里一起去见皇帝。 皇帝还笑着对他道了一句:“錾弟,来坐这里。” 笑的却很是牵强,20多岁的脸上,并没有年轻人该有的朝气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颓废之气。 代王的记忆里,跟皇帝还是有些感情的,不论是前世作为林青峦的时候,还是这一世作为林錾。 毕竟林浅之是林家的第一个孩子,他还是林青峦之时,就给予过不少的关注。 后来他变成林錾,林浅之对他的照顾,他不说铭记在心,也并没有忘记。 代王按照规矩给皇帝行了礼,然后木讷着表情,坐在了皇帝指定的位置之上。 皇帝同他也没什么事情好说,潜意识里还认为他是个没多大用处的傻弟弟,遂取笑道:“你长住武陵长公主府里,代王的府邸就不要了嘛!” 代王道:“要是要的,万一长公主哪天住腻了这里,还能去那里换一换心情。” 皇帝大笑,说他是个没羞没臊的。 就是这个时候,裴金玉回了府里,听人说了皇帝微服到这里的事情。裴金玉知道,皇帝此时出现在这里,无非是想请她爹出山。 这山是要出的,兵权还要全部握在手中。 只是如今的局势还不甚明了。 如今刘通的那一万人马就驻扎在邯郸,在等着皇帝下令。 先帝还在世的时候,因着那种觉得亏欠了赵王的心理,将他的封地一增再增。导致了如今赵王的封地是自晋阳以北到与北国交接的一大片土地,相当于两个王爷的封地。 探子传来了他征兵的消息,征的是十四岁到六十岁之间的男子,晋阳以北虽说地广人稀少,但矫勇善战的很多呢。 还有探子说代郡和云中郡已经和赵王取得了联系,赵王也已经派人和北国的人接洽。 裴金玉放赵王出洛阳城此举看似在放虎归山,可赵王若是不回到封地,又怎能看清,谁是谁的人哩! 就好比高家那颗毒瘤,危险一来临,就选择了隐藏,到了决战时机,那就是一把会捅进背后的尖刀。成败或许就在此一举。 裴金玉沉吟了片刻,没有去见皇帝,而是去了裴天舒的房里。 她不管赵王闯出洛阳城的事情,不和代王表明不要紧,却是要和她爹好好地说一说了。 大宏这场乱局,不是杀了赵王一个就能解决的。 关于这一点,裴天舒自然心知肚明,这是长年积累攒下来的内因。 林家延卫制,卫家的规则本就是漏洞百出的。 与其说这是一场内乱,不如说是对各种不合理制度的抨击。 如今的社会状态,就算是一个明君将军权集中掌握在手里,也不过是将爆发危机的时间往后推迟个几年,更何况林峻游乃至林浅之,并不算什么心中有度的明君呢。 裴天舒不见皇帝的原因,一方面是做戏得做全套了,另一方面就是因着他自己内心的纠结。 生于乱世,身不由己,裴天舒忽然觉得他想推林枞上台的想法有多么的幼稚和任性。 正好赶上他女儿来说明。 裴天舒顿觉心中愧疚不已,好歹他也是爹啊,怎么能让女儿操心这些事情。 赵王起事时间仓促,起事前的讨伐书都已经发了,可兵马粮草还不齐,倒不如抓紧了时机将高家这颗毒瘤挖出来要紧。紧要之时,当施雷霆手段。 裴金玉完全同意啊,还得将虎贲营掌握在裴家的手里。 于是,就在皇帝和代王胡乱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,正要离开长公主府之时,裴天舒裹了两层棉衣,拄着根棍出现了。 皇帝一看见他的身影,差点儿哭了好嘛!实在是激动的不轻。 裴天舒要给他行礼,他比裴天舒的动作还要快哩,赶紧扶起来说:“忠义王身体不适,就不要跟朕行这些虚礼了。” 然后又将裴天舒仔细端详,道了一句:“忠义王瘦了,忠义王为朕受的苦楚,朕铭记在心。” 这话说的裴天舒差点儿老脸一红,这段时间整日吃吃睡睡,啥也不干的,他照着铜镜看自己,那是又白又胖的。 所以,来之前,特地抹了点儿裴小七做的易容膏,这才让脸色看起来是又黑又黄的。 幸好,裴天舒是个脸皮比较厚的,假装咳嗽一声,就将不好意思掩饰了过去。 他也不准备跟皇帝绕弯子,直接道:“皇上,赵王的事情很要紧,但赵王余孽不除,更让人无比担心。”铲除高家,他还是想借助皇帝的权力,也顺便考验一下皇帝对他是什么样的心。 皇帝觉得他说的有理:“祁家的余孽已经关于了大牢,什么时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