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22页 (第2/2页)
红梅抽得惯不,干部同志,抽一支。” 聂博钊摆手:“我不抽烟。” 见这人擦着洋火就要点烟,他立刻又说:“我爱人和孩子也都闻不得烟,大家忍一忍,等到了楼兰农场你们再抽,怎么样?” 说着,他一手腾开聂卫民,从兜里掏了半包阿诗玛出来,说:“这个,一人一支,我请大家抽。” 阿诗玛呀,顶级香烟,一车的男人们就轰抢起来了。 当然,大家也就忍着了,这一路上,车里没人擦洋火也没人点烟。 “可以呀老聂,你真是神了,苏国现在确实富有,但等再过二十年,他们就解体了。六零年代叛逃的那批人,到时候都想回来,可惜呀,这已经不是他们的祖国了。”陈丽娜一脸的佩服。 这,才是她上辈子的老聂嘛。 帅气,温文尔雅,那谈吐,中英语流利切换,去纳斯达克谈上市的时候,一袭白衬衫,领带还是她给打的,一口流利的伦敦腔,直接就征服了证监会所有的人。 “领袖的智慧只有四个字,就是高瞻远瞩,再说了,从经济学上来分析,苏国也必垮无疑,我是作学术的,只讲两个字,那就是严谨。”聂博钊说。 楼兰农场外,一人一支阿诗玛,那个让了烟的人笑着跟聂博钊挥手:“干部同志,我弟家在楼兰农场生产二队,你打听着问,说找苟二材,今晚咱们一起吃大馒头啊。” 说着,这人还扬了扬自己手中那只大馒头。 热情好客的边疆人民,那只大馒头,估计今晚要等聂博钊去了大家才会一起开吃。所以,聂博钊当然义正严辞的拒绝。 “妈,妈,你看那是刘小红,她说她要去楼兰农场,刚才在车上,我咋没看见她?还有,带着她的人我不认识啊。” 陈丽娜其实早就发现刘小红在车上了。 在所有人都下车之后,刘小红才下车,她手上的小花手套,还是陈丽娜送给她的。 带着她的两个妇女看起来倒不眼生,陈丽娜记得,这是两个楼兰农场的社员。 在路上,其实陈丽娜一直就在暗地里的,听这俩女的谈话,所以没有打动她们,也没有跟刘小红打招呼。 这俩女的一开始用汉话,也没聊啥,不过中途,一个妇女讲了几句哈语,但是因为口音生硬,陈丽娜能记得她说过的话,但是,并不懂她那话的意思。 她回忆着自己从哈妈妈那儿学过的哈语,心中就不停的嘀咕: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 “小红,这两个阿姨是谁啊,我怎么不认识她们?” 刘小红说:“楼兰农场来接我的,我哥哥已经到楼兰农场了,我爸也把我接到这儿来住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