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三十章 特殊款待 (第1/2页)
良臣觉得刘吉祥多心了,这事跟司礼监没关系,完全是自己想借万国图溜须拍马忽悠万历发大财,为国家也为皇帝解决一下财政短缺的大问题,当然,自身的贫困问题也跟着解决一下,没想最后成功把自己埋坑里,日了本人引出来的。 “人家自比大学士,状元才,动不动之乎者也,以圣人子弟自称,可瞧不起咱们这些武人。”王永寿嘿嘿一声,良臣朝他瞄了眼,心中腹诽你这自称也够谦虚的。 不过是个监军太监,还真当自己是武夫了不成? 屁股再能决定脑袋,总不能把阶级属性都给决定没了吧。 “文贵武贱。” 刘吉祥微哼一声,对这四个字显然很是不满。 “都说内外有别,依奴婢看,司礼监那帮人倒把咱们御马监当外人了,开海贸这么大的事,他们竟然不跟督公支会一声,眼里分明就没咱们御马监!”王永寿添油加醋,看着好像跟司礼监那帮秉笔大珰们有仇似的。 “司礼监,司礼监…”刘吉祥喃喃两句,目光看向京城方向,神情颇是怨恨。 见状,宋钦上前劝道:“督公,你三十年前就向皇爷进言开海贸,如今这海贸终是准开了,应当高兴才是。” 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,良臣心里“咯噔”一声:怎么,刘吉祥这么高瞻远瞩,三十年前就想出海发大财了? 前辈啊! “咱家有什么可高兴的,这海贸开的太迟,咱家已经老了,这身子骨可出不了海了。”刘吉祥有些寂寥,似是恨这消息来的太晚了些。 “三宝公公花甲之年尚能下西洋,督公何必小看自己呢。”宋钦笑道。 “咱家可比不得三宝公公,这等奇人,咱内廷两百多年来,出了第二个么?” 刘吉祥还是有自知之明的,况他比三宝太监最后一次下西洋都大了五岁。岁月不饶人,这身子骨真是经不得海上颠簸了。平生最大夙愿,想来也只能带进棺材里了。 “说不定督公就是。”宋钦很有深意的说了句。 “喔?” 刘吉祥笑了起来,笑的很是开心。哪怕知道宋钦是奉承他,也很高兴。 王永寿不甘宋钦得好,忙也道:“督公身子骨可硬朗着,一点都不老,真要是出了海,老船主在天之灵都保佑您呢。” 闻言,刘吉祥神色一黯,叹道:“老船主死的冤,朝廷对不起他。” 什么老船主? 良臣听得莫名其妙,却不敢问,老实的立在那。 面前这三位一个是提督太监,两个是监军太监,级别都比他高,还是手握兵权的大佬,他这还没打响名号的海事太监还是老老实实的好。 “督公,事情都过了五十年了,还是看开些吧。”王永寿显然知道内情,低语相劝。 “是啊,转眼间就是五十年了。”刘吉祥沉默片刻,摇了摇头,自嘲似的一笑,视线落在魏良臣的脸上,说了句,“张诚把这么大的事交给你办,心倒挺大的,他就不怕你把皇爷的差事给办砸了?” “没有三两三,岂敢上梁山。” 良臣随口说了句当下民间谚语,旋即有些担心刘吉祥听不明白。 好在,得益于当下小说话本的流行,刘公公对这谚语还是懂的。 “小小年纪,口气倒大。咱家问你,你可知海外何等光景?” 刘吉祥不认为小小年纪的魏良臣真懂什么海事,多半是张诚趁机塞的私人,真正做事的另有他人,所谓做成了有功,做不成无所谓。 再结合司礼监最近的动作,刘吉祥隐约猜测那帮老头之所以要开海贸,恐怕也是应对那些越来越得皇爷宠信的矿监税使压力吧。 若是海贸做好了,开源所得天下矿监税使合在一块,都是不敌。 如此一来,司礼监那帮老家伙地位就稳如泰山了。 刘吉祥至今还记得五十多年前,他尚是一个少年时,老船主在海边与他说的那番话——“天下之大,国以万计,为大海所分。若以舟船行转各国,则所得可富我大明千万年。” 奈何,老船主有心富国,却为庸官所杀,终落得个倭寇恶名。 可怜可叹。 也可惜,这世上如今真正懂海贸之人寥寥无几,难得皇爷松了金口,张诚他们却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来办这大事,真要是办砸了,恐将来再开海贸,不知何年何月了。 想到这里,刘吉祥对司礼监那帮人就越发的不满起来,连带着看眼前这个可能是张诚私人的小太监也没有什么好感。 刘吉祥的脸色突然变得不好看,良臣知道对方多半看不起自己,以为他没本事办这海事,所以也没有废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