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 (第2/2页)
的事情交给地方去处理?地方胥吏管不管得了是一方面、他手中有没有那么多的优质教师资源是另一方面,所以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皇帝是不会把主办教育的权力下交给地方的。 皇帝指了指赵温,正色道“这童子学,我打算比照羽林孤儿的往例来办,今后但凡南北军将士遗孤、或是臣子遗孤,皆可入学,以示朝廷优养功臣之意。” “可是。”赵温不是要阻拦皇帝,而是要事先想出别人可能会提出的反对意见,然后在皇帝这里得到确切的回复,这样才能心里有底,帮皇帝推行起来也事半功倍“太学的博士、教习无不是名士儒生,让他们教童龄稚子,未免有失大体。” 皇帝心中早有成算,此时侃侃而谈“前些时日让种公在宣平城楼策试儒生,不是分了上中下三第么?如今上第者已拜为太学教习,辅佐博士授业,至于中第者、以及下第者中的年老之辈,正好可以托付给童子学,权做开蒙之师。” 赵温想了下,最后问道“唯,不知这童子学该是何规制、人数几何、以及入学的条件是否对照太学?” 皇帝这时从桌案上拿出一卷纸,将其展开,内容是将作监的匠人绘制的太学建筑草图。赵温凑过去看了看,发现建成后的太学规格直追宫殿。 门前的双阙是本属于明光宫的旧物,中轴线上是一座礼仪、考试功能的明堂,明堂的左前方与右前方、以及左右两侧俱是教学区。明堂后面的大片区域则是学子居住的学舍、用以藏书的延阁,还有湖泽亭台等休闲的场所。 皇帝指了指太学西北处湖泽的一片空地,说道“就在此地建造屋宇学舍,童子学今后就叫蒙学,入学童子皆称童生,太学士子皆称学生。蒙学设直讲若干,秩同太学教习,其上设司业一名,直属太学仆射,嗯就由路粹来做这个司业吧。” 路粹是蔡邕的门生,初平中,随车驾至长安,其人善辞赋,年纪与资历也都合适。 如何用人决事,那是皇帝的权力,赵温不敢置喙,点头称是。 “至于人数,先定三百人,我自会诏南北军提请合适的将士遗孤、若还有缺额的,就从民间搜寻适龄孤儿。”皇帝说道“入学条件很简单,不需要识字,只要年纪适合即可,束脩由朝廷代付。” 赵温奉承道“唯,陛下厚遇忠良之后,实属旷绝,放诸前世三代亦未有陛下之恩重。如今既有太学五科、又有遗孤蒙学,假以时日,天下何愁不兴?臣谨为陛下贺。” 皇帝笑道“若无赵卿,此事也不会太过顺遂。此事你可着手去做,尚书台自有诏书予你。” 自从上个月的廷议以皇帝的胜利宣告结束后,皇帝手中的权力大增,已经可以直接绕过尚书台给外臣发号施令、并且能得到外臣的奉行,事后只需再让尚书台补发诏书就可以了。 5爱看小说的你,怎能不关注这个公众号,v信搜索rd444或热度网文,一起畅聊网文吧~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